近日,青島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印發青島市建設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國家重要的區域服務中心、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建設“三中心一基地”,目標之一是打造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到2020年,成為全國海洋經濟領軍城市。
一、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海洋生產總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0%以上,人均海洋生產總值3.2萬元以上,成為全國海洋經濟領軍城市。
■自主創新實現突破,成果轉化能力不斷提高。到2020年,建設10個重點院士創新研究院,海洋科研教育機構達到40家,形成全國領先的海洋技術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
■經濟結構明顯優化,產業集聚度加速提升。到2020年,傳統海洋產業競爭力顯著提高,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突破,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海洋經濟總產值比重達到42%以上,打造國內領先的海洋高端產業聚集區。
■先行先試取得突破,國際海洋合作加速拓展。打造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城市,與沿線國家對外貿易規模新增100億美元,累計吸引沿線國家來青投資新增100億美元,累計向沿線國家投資達到100億美元,把青島建設成為東亞海洋合作的中心城市。
■生態建設成效顯著,近海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建成國家級海洋保護區2處,省級海洋保護區4處,海洋保護區總面積占市轄海域總面積的8%左右。探索海陸一體的海岸帶環境保護機制,海洋功能區達標率100%。
?
二、強化三大區域支撐
■藍谷核心區——建設海洋科技創新策源地
到2020年,聚集涉海科研機構達到28家以上,海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4.3萬人,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進入世界前5位,建設孵化載體面積400萬平方米以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600家,海洋經濟生產總值達到5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0%。
■西海岸新區——建設海洋高端產業聚集區
建成世界最大的海洋基因庫,建設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到2020年,新區生產總值達到5000億元,占青島市的37%,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占新區生產總值比重33%。到2030年,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0億元,占青島市的比重超過50%,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占新區生產總值比重40%。
■紅島經濟區和嶗山科技城——建設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紅島經濟區突出產業培育與集聚功能,到2020年實現藍高新產業產值500億元,產業孵化面積1200萬平方米。
嶗山科技城構筑以“三創一園一社區”為重點的發展空間,全面推進株洲路區域轉型升級,構建創客新高地打造中央創新區。
?
三、打造四大中心
■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
到2020年,引進和建設海洋高端研發機構15家,培育引進6個國家級海洋研發團隊,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形成規模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國際海洋高端人才集聚中心
到2020年,全市各類海洋人才達到8萬人,其中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和兩院院士超過50人,把青島打造成為亞太知名的海洋人才集聚和交流中心。
■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
重點打造“雙子聯動”港口布局,構建海陸空一體化物流體系,打造現代航運服務中心,增強在國際大宗商品運輸與交易的價格話語權。
■東北亞海洋信息服務中心
實現海洋產業全面“觸網聯網”,建設“海洋+”大數據服務中心。到2020年,全市海洋大數據服務產業初具規模。
?
四、推進七大工程
■海洋裝備產業發展工程
大力發展海工裝備制造,到2020年,產業產值規模突破千億元。打造海水淡化設備生產基地,海水淡化和海水綜合利用產值突破60億元。
■海洋文化教育工程
到2020年,實施海洋文化體驗示范項目100個以上,海洋類會展項目年度展覽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打造3個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涉海節會品牌。
■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培育工程
實施青島海洋生物醫藥聚集開發“310”計劃,到2020年,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海洋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
■海洋國際合作工程
推進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15個港口實現互聯互通;到2020年,對韓貿易額達到120億美元;海外投資額達到100億美元以上,打造10-15個海外生產基地。
■海洋漁業建設工程
全面推進“藍色糧倉”建設,重點建設10處海洋牧場,創建5處海底藻場示范區;建設5個萬畝淺海優勢水產品基地和10個萬平方米優質工廠化養殖基地;到2020年,全市水產品加工產值達到1000億元,主要養殖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工廠化養殖規模達到160萬平方米,節能環保養殖模式比率達到70%以上;全市遠洋漁船總數達到200艘,遠洋捕撈量達到20萬噸/年。
■海上休閑體育旅游工程
爭取到2020年,全市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000億元等。
■海洋金融服務工程
探索建立再擔保集團公司,為藍色經濟小微企業提供增信服務。在西海岸新區籌建海洋商品交易中心。
?
五、建設10個重點院士創新研究院
海洋工程裝備設計研究院
艦船艇設計創新研究院
航海工程創新研究院
海洋新材料創新研究院
海洋新能源創新研究院
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
海洋健康食品研究院
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創新研究院
海洋探測設備創新研究院
海洋環保與生態修復創新研究院